笔趣阁 > 反清 > 第七十九章:睢州事变
夜间

反清

        

尽快增派,李自敬也不知道这个“尽快”要尽快到什么时候,先画个大饼罢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襄阳情况连李自敬都不清楚,而且也是几面受敌,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然,李自敬也不会为了吴兆胜这三四千降卒,在西安被李自成搞了那么多套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临时提拔一名都尉上来,也是实在没办法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自敬现在是没兵更没有得力的干将,荆襄局势离不开吴兆胜和郝摇旗中的任何一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张显也算是转战多年的老军官了,作战本领自不必说,当时在前营干部总的时候,李自敬就觉得这个哨总不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留他在邓州,李自敬其实没作太多期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哨总和当都尉独自领军驻防一地这可不一样,张显能干成什么样,这还很难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唯一的指望,是张显能在邓州呆得久些,撑到李自敬在荆襄开辟局面站住脚,再回头北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能把多铎动向摸清楚,张显就是大功一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说是在襄阳增派人手前,张显能把内乡也占下来,李自敬倒是没有这个奢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邓州不丢就不错了,一千二百多人,把邓州到内乡这个防线建设起来,根本不现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设定好了人选,李自敬在邓州驻军三日,便在第四日,率领前营的主力部队南走襄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新提拔起来的都尉张显,部下有一千名普通士卒,和两百名历战老本劲兵,奉命留守邓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邓州没什么人,更没什么物资,李自敬在走之前,给张显留下了一批物资和金银,帮助他在邓州打开局面,招抚流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邓州这个地方,要想恢复没有百八十年根本行不通,所以李自敬也给张显下了命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邓州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,无论流民归附,还是百姓逃难,都把他们指引往襄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乱世,人口多兵就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幸邓州到襄阳不足百里,有一条宽阔的漕运水路,风向顺利的话,两天就能抵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李自敬选择在邓州设立前哨站的原因,就算日后守不住了,张显要撤回来也方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退路不至于被围死,邓州的前营士卒军心也会比较稳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邓州南下,气候逐渐转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出南阳府境内,到湖广的襄阳府境内以后,气候会更加宜人,沿途到处鸟语花开,天气晴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时候,人手一套的棉衣穿着就很热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关中时保命的棉衣,这种时候就成了累赘,穿在身上又湿又热,需要尽快更换衣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沿途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,不能把士卒的体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李自敬在过了新野后不久,便下令大军停止前行,在湖广和河南交界之地扎营休整一晚,打算明早再一鼓作气,直奔襄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顺军接连兵败,消息还没传到襄阳,湖广境内依旧是乱象纷呈,大顺军的士气不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营由于在潼关一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重建后又是小闯王李自敬亲自带队,士气保持的还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离开西安以来,前营打的都是地方土寨和防备虚弱的邓州,沿途偶尔也剿剿看不开的拦路抢劫的匪寇,至少到现在没吃过什么败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轻而易举拿下邓州以后,虽然算不得什么胜仗,但依旧对士气起到了提振效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沿途南走,前营的士卒们也开始有说有笑,连日阴霾一扫而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南阳至襄阳一线,没有崇山峻岭,以平原为主,官道更像是一道走廊,左山右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湖广境内总算是有了些许人烟,但襄阳北部人丁依旧稀少,盗匪多入牛毛,村落也多有烧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多数是因为最近这半年来,郧阳明军和襄阳大顺军互相争夺作战而催生的逃卒、败兵、流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路过来,李自敬也有了心理准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襄阳以北就是这个样子,可想而知襄阳城内的情况也并不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说襄阳在去年的时候还曾被明军围困,估计留守城内的大顺驻军勉有自保之力吧!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正的情况,还要到了襄阳以后才知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了襄阳府境内,李自敬便下令打起前营的大纛,一是震慑本地成群的匪寇,二也是给驻防的大顺军打样子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旌旗蔽空,步鼓骤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歹是几千人的阵仗,从邓州南下以来,又收拢了不少流民,襄阳府以北的匪寇虽多,却没有什么山大王活腻了来找李自敬的麻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顺的大旗一打,这就是那些匪寇的老祖宗,见了面跪地请降还来不及,又有谁是上赶着找死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李自敬现在也无心剿匪,他们不来找不自在,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是了,一切都以尽快赶到襄阳熟悉局势为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襄阳府以北的城镇,局势仍是有些晦暗不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路而下,既有打着大顺旗号的地方,好似有驻军,也有一些空无人烟的荒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远远看见前营的黑色大纛,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旁观,湖广忽然到了这样规模的一支部队,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从襄阳府北部收拢的流民口中,李自敬得到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弘光朝廷江北四镇之一,在正月奉命驻扎睢州,意欲与清军夹击荆襄的兴平伯高杰,在几天前,也就是正月十二日死于睢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杀死高杰的是谁,李自敬不用多问也知道,正是高杰的部下许定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许定国诱杀高杰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想要北上降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说这个消息对李自敬来说,并不完全算得上是个好消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史上高杰死后,南明军队乱作一团,尤其是高部旧将群龙无首,再加上史可法的骚操作,后来几乎全都投清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来自东面的威胁暂时解除,但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!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在怀庆整军的多铎将会突然收到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,数以十万的高杰旧部在不久之后都要北上降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收到这样的消息,让李自敬有些心神不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的四十多里地,前营由于撤换了棉衣,轻装前行,在邓州又搜得些许骡马,行军速度加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正月二十一日的这天傍晚,看见了襄阳以北,立在樊城关城头的大型箭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地平面的另一头,正有一座坐落在汉水以北,规模不小的城池耸立,一杆青色的大纛正高高飘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见这一幕,前营中的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,加快行军速度,很快抵达城下。



反清》是作者:崛起的石头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